栏目管理

新闻中心

时间: 2023-10-24 08:05:12来源: 无锡思特龙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分享到:

汽车补强胶片在汽车动力电池行业的应用技术探讨

胶粘剂的定义和历史

什么是胶

能同时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同质或异质的制件(或材料) 连接在一起,固化后具有足够强度的有机或无机的、天然或合成的一类物质,统称为胶粘剂或粘接剂、粘合剂、习惯上简称为胶。


胶的历史

早期自然胶:糯米糊粘接城墙,松脂粘接冷兵器头部,我们之前用的浆糊等等。

合成胶粘剂:

20世纪初:诞生阶段,1912年酚醛树脂胶

20世纪中期:发展阶段,1953年厌氧胶,1955年快干胶

20世纪60年代-现在:完善阶段,UV胶,密封胶,导电胶,导热胶等等

胶粘剂的成分

胶粘剂主要由基料,固化剂,促进剂,偶联剂,稀释剂,填料,增塑剂,增韧剂以及其他添加剂组成。

1. 基料:是胶粘剂的主要成分,大多为合成高聚物,起粘合作用,需要有良好的粘附性和湿润性。

2. 固化剂和促进剂:固化剂是胶粘剂中朂主要的配合材料,它直接或者通过催化剂与主体聚合物反应,固化结果是把固化剂分子引进树脂中,使分子间距离,形态,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使树脂变为网状结构。促进剂主要是加速胶粘剂中的主体聚合物与固化剂的反应,缩短固化时间,降低固化温度。

3. 偶联剂:能与被粘表面形成共价键使粘接界面坚固。

4. 稀释剂:用于降低胶粘剂的粘度,增加流动性和渗透性。分非活性和活性稀释剂。非活性稀释剂一般为有机溶剂,如丙酮,环己酮,甲苯,二甲苯,正丁醇等。活性稀释剂是能参加化学反应的稀释剂,分子端基带有活性基团,如环氧丙烷苯基醚等。

5. 填料:无机化合物,如金属粉末,金属氧化物,矿物等。用于改善树脂固化后的收缩率和膨胀系数,提高粘接强度和耐热性,机械强度和耐磨性等。

6. 增塑剂和增韧剂:增塑剂一般为低粘度,高沸点的物质,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亚磷酸三苯酯等,其能增加树脂的流动性,有利于浸润,扩散和吸附,能改善胶粘剂的弹性和耐寒性。增韧剂是一种带有能与主体聚合物起反应的官能团化合物,在胶粘剂中成为固化体系的一部分,从而改变胶粘剂的剪切强度,剥离强度和柔韧性。

7. 其他添加剂:防老化剂,防霉变剂,消泡剂,阻燃剂颜料等等。

胶粘剂的粘合原理

胶粘剂和物体接触,首先会润湿表面,然后通过一定的方式链接两个物体使之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过程称为胶联。此过程都要经过一个液态或类液态向高分子固态转变的过程。

1. 机械理论

胶粘剂必须渗入被粘表面的空隙内,并排除其界面上吸附的空气才能产生粘接作用。

胶粘剂粘接的表面打磨的效果比光滑要好,因为机械镶嵌。由于打磨使表面变得粗糙,表面层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从而提高了粘接强度。

2. 吸附理论

吸附理论认为,粘接是两种材料之间分子接触和界面力产生所引起的。粘接力主要来源于氢键力,范德华力等分子间作用力。胶粘剂与被粘物的连续接触的过程叫润湿,要使胶粘剂润湿固体表面,胶粘剂的表面张力应小于固体的临界表面张力。所以像特氟龙,PE等低表面能的材料很难粘接。

3. 静电理论

在胶粘剂于被粘接表面上形成双电层而产生静电引力,即相互分离的阻力。所以当粘接低表面能的材料时,可以采用静电处理,从而增加其粘合能力。

4. 弱边界层原理

我们认为当粘接破坏被认为是界面破坏时,往往是内聚破坏或弱边界层破坏。如果杂质集中在粘接表面附件,并与被粘接物结合不牢。当粘接发生破坏时,多数发生在胶粘剂和被粘物表面,但实际上市弱边界层的破坏。所以,我们粘接物体之前,需要仔细清理被粘接表面,确保其干净。